邢继:“华龙一号”是龙就要腾飞
开讲啦(2020年10月31日)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邢继(视频)
相关图文:“华龙一号”核电站传来好消息!
相关图文:一场可能会颠覆你对核电站认知的演讲
相关图文:放心吧,你是不会掉头发的
相关图文:走路带风,身上带电,这该死的魅力!
相关专题:开讲啦 (官网视频集)|(音频集) [CCTV1直播]
关键词:CCTV,开讲啦,撒贝宁,青年,电视,公开课,思想,声音,讲堂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自2015年开工建设,2020年9月4日15时30分,随着第1组燃料组件顺利入堆,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装料完成后,福清核电5号机组将在今年年底迎来正式并网发电,投产运行。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跻身世界核电技术“第一阵营”。本期《开讲啦》“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分享自己创作“华龙一号”的“展览级”绘画,讲述“华龙一号”背后的故事。
谈到核电,大家可能更加关心核安全的问题。在演讲中,邢总告诉我们,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辐射无处不在。他还给我们举了个形象生动的例子:我们在吃香蕉的时候,香蕉中也带有辐射,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辐射剂量是极低的,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邢总说,核电站有非常严格的周边环境监测的系统。从这个系统来看,监测不到核电站周边的辐射剂量有任何变化,核电站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寸草不生的冰冷建筑。相反,核电站的环境很美,邢总在演讲中邀请大家来“华龙一号”福建福清核电站看看——这里有蔚蓝的大海,进入秋季草滩金黄,白鹭在草滩上嬉戏,所以事实上“谈核色变”是大可不必的。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几次核泄漏,也让人类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推动了核能安全技术的发展,这就使我们今天的核电达到了非常高的安全水平。邢总还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就在最近一期,国际专家对运行的核电站进行的安全评价中,中国有十四座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被评为满分。
邢总带领的“华龙”研发团队人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他们充满了创新的热情。不过在长达十余年不间断的研发设计中,这个团队也有过辛酸和沮丧。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我们国家发布了“国四条”的声明,其中对团队影响最大的就是新建的核电站,必须要满足国际上最高的安全标准,这使得当时团队已经努力研发了十二年的CP1000核电技术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
不过,在邢总的带领下,团队瞄准了新的目标——“华龙一号”。他们在安全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手段,来全面地满足国际上最高的安全标准,最终成功研发出来的“华龙一号”,顺利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用安全评价,也成为了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如今,“华龙一号”已经走出了国门,巴基斯坦卡拉奇也成功地建设了两座“华龙一号”工程进展十分顺利,还有一些国家也把“华龙一号”的技术作为自己未来发展核能计划的重要的技术选项。
别看核工业是个理工科行业,邢继总师的内心却一直充满着科学家的浪漫。瘦高的邢总斯文儒雅,这也与他设计的高能硬核的核电站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理工男,邢总却极具绘画天赋,称得上一个“被核电事业耽误的画家”。每当工程建设的压力大到无法释放,他会寄情于绘画,他也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华龙一号”的成长,向世人分享华龙之美。他的画稿让小撒惊呼:这是要开画展吗?
“华龙一号”承载了几代核工业人的梦想,“华龙”腾飞的背后凝结着成千上万华龙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在工程现场的日子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工程师们总会苦中作乐,去海里游泳,把工地废料做成健身器材、养鸭种菜…这些被华龙团队称为发扬“南泥湾精神”。
节目中,一位青年代表,还带来了邢总大学时期的黑白照片,引发小撒“矫情”发问:是否可以做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望着18岁时的自己,邢总会对这个少年说些什么?
核电站究竟安全吗?
大家好,我是邢继。谈到核电,大家可能更加关心核安全的问题。我有一些行业外的朋友,他们就问我:你是搞核电站的,你会不会担心核辐射的问题?还有你经常去核电站,你身上会不会带有辐射?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辐射无所不在,就连我们吃香蕉的时候,香蕉当中也带有辐射。有人计算过,吃大约五十根香蕉,它的辐射剂量相当于做一次牙科的CT(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的剂量,当我们乘坐飞机出行的时候,当我们做身体检查的时候,可能我们会接受更多的辐射剂量。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辐射剂量是极低的,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在核电站当中,我们接触辐射剂量最多的运行操作人员,他们一年累计接受的辐射剂量,大概也就相当于做一次身体检查 CT(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的这个剂量。还有一些了解一些核电站的朋友,那么他们会对我说核电站非常好,我也支持发展核能,核电的发电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一千克的铀235裂变以后,产生的能量大致相当于两千七百吨标准煤充分燃烧以后所能释放出来的热量,你看核电是不是很厉害!但是还有一些朋友,他们会对我说,核事故太可怕了,所以最好核电站不要建在我的家门口。特别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因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到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灾难。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人类正是在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以后,不断地汲取经验和教训,这就极大地推动了核能安全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今天核电达到了非常高的安全水平。
吸取历史上核事故教训,建立更高的安全标准。
2011年的3月11日,这是一个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记得那一天,我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那么就在仪式的过程当中,我们得到在日本海太平洋板块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的消息。当时与会的代表们,大家都非常担心日本核电站是否安全。很快,我们就得到了不幸的消息:日本核电站出事儿了。就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刚刚过去五天,我们国家政府就发布了,我们称之为“国四条”的声明。“国四条”要求对我国所有的核设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另外就是暂停了新建项目的审批,对于正在建设的核电项目要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对于认为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地方必须加以整改,如果不能整改必须要关停。“国四条”发布以后,其实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新建的核电站必须要满足国际上最高的安全标准 ,这样就使得我们原计划在2011年底开工建设的CP1000自主核电站陷入了停顿。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我们的研发团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大家为了让CP1000能够顺利地开工已经努力了12年,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的团队感觉到很沮丧,甚至个别的年轻人因为感觉到前途渺茫,选择了离开。
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我们通过研究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它的机理是什么?这些事故是如何演变的?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预防这样的事故发生,或者才能够缓解事故的后果,所以我组织大家集中精力收集福岛核事故的事故情况,然后分析研究福岛核事故的产生的原因。我们来回顾一下福岛核事故的产生,当太平洋板块发生了里氏9.0级的地震的时候,那么福岛第一核电厂首先执行了关停反应堆的操作,这是核电站应该保证的第一个安全功能,反应性的控制,就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能够完全掌控核裂变反应,可以让它在不同的功率下进行运行,也可以终止核反应,让它立刻停止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安全功能。我们知道当核电站终止了核反应以后,核燃料还会继续发出一些余热,我们必须把核电站从热停堆状态带入到冷停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有安全系统去不断地导出核电站的余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由于地震引发的超强的海啸,袭击了福岛核电厂,摧毁了核电厂所有的电源系统,包括核电厂应急的电源系统,使得依赖于电力驱动的这些余热排出的系统全部丧失了功能,这样堆芯的余热不能得到及时地排出,燃料的温度越来越高,最后导致熔毁。熔化的燃料和水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氢气。由于福岛核电站没有能够及时的消除所产生的氢气,于是氢气浓度越来越高,产生了氢气爆炸。
汲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我们认识到在停堆以后,要保证余热的导出和放射性的包容,这是我们提高核电站安全的关键。于是我们在“华龙一号”的方案当中,我们设置了多样化的手段来实现余热的导出和放射性的包容。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华龙一号”能够全面地满足国际上最高的安全标准。这样一个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对我们的团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所以大家瞄准了新的目标以后,我们整个团队很快地就摆脱了福岛核事故的阴霾,全力以赴地开始对“华龙一号”的研发工作。我们设置了三道安全屏障,反应堆的核燃料,燃料的包壳和一回路的冷却剂的压力边界,以及反应堆所处的这个厂房的外壳,我们叫安全壳。我们的做法增加了非能动的安全措施。所谓非能动就是利用自然力,比如像我们利用重力,我们知道水可以从高处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动力就可以流向低处。那么我们就在安全壳内高位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水箱,把它平常储存很多冷却用的应急用的水,当我们以电力驱动的应急系统,因为失去了电力驱动而丧失安全功能的情况下,我们用储存在高位的水箱当中的应急冷却水,可以迅速地淹没整个反应堆,来确保反应堆的安全。
中国的核工业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发展。
核电站的研发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团队不仅要把核电“华龙一号”技术研发出来,我们还要保证我们能够把它建造出来。我们在反应堆的主要的关键设备上,在核电站主要的关键设备上,在反应堆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在主管道,这些核心设备上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设备自主化、国产化。中国的核工业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然而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的发展上,我们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道路十分地坎坷。
1987年我当时刚刚走出校园,被分配到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两年以后我被派往大亚湾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建设的第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在那里我们只是一个小学生,其实我们不仅不懂设计,当时我们的装备制造业也十分地落后,我记得当时甚至连建设核电站用的最基本的材料,像钢筋水泥都是需要进口。就是当我们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跟对方签署了技术转让的协议的时候,我们发现对方转让的资料不够完整,所以我就请对方的项目经理来到我的办公室,跟他来讨论如何补充完整他应该提交的资料,同时也跟他商量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工程师尽快地掌握对方的技术,能够自主地进行设计。我记得这位项目负责人,当时他跟我说:这很容易,让你们的工程师放下手中的铅笔,去打开复印机,你们就学会了。我当时听了以后十分地生气,我说如果是那样,你要是不打开你的黑匣子,我们可以不要你的技术转让。你们看,当我们缴纳了高额的学费,那么我们的老师并没有真心地想教会他的学生。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在“华龙一号”刚刚开始研发的初期,我们遇到了很多技术瓶颈,一时还找不到突破的途径,于是我想借助于国外的合作伙伴共同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我找到了跟我们长期合作的一家国际上知名的企业,来跟他们讨论合作的问题。我记得当时他们的负责人在我的办公室跟我说: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来帮助你们解决你们所遇到的问题,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说你们必须把你们整个的型号拿出来我们共享。这样一个条件我们认为是太苛刻了,我们一直在追求我们要实现核电的自主化,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自主的核电品牌,如果共享这样的技术,那就意味着我们将失去对自主核电的主导权,会受制于人,于是我们放弃了跟他们的合作,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自主攻关来解决问题。两年以后,还是这位负责人,他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说他还愿意继续跟我们来进行合作,而且不预设任何条件。我跟他说,我说上次的那个问题,我们已经自己解决了,我很希望将来我们还有机会再继续合作,我想在核能对外合作上,我们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姿态,来积极地推进和平利用核能技术的国际合作,但是我们也必须要坚持发展自主的技术,把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够避免被人卡脖子的这种情况。
在华龙技术研发完成以后,我们开始积极地向国际上推荐我们的华龙技术,我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对“华龙一号”安全设计进行通用安全审评的这样一个申请。2014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了专家现场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年轻的华龙研发团队详细地介绍了“华龙一号”的安全设计 ,在现场对专家们提出来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2014年底“华龙一号”顺利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用安全评价,那么专家认为“华龙一号”在设计安全方面是成熟可靠的,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先进核电技术最新的设计安全要求,其在成熟技术和详细的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设计是成熟可靠的。
“建设核电强国是我们每一个核工业人的愿望”
今天“华龙一号”已经走出了国门,我们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成功地建设了两座“华龙一号”,目前工程进展十分顺利,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他们也把“华龙一号”的技术作为自己未来发展核能计划的重要的技术选项,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主技术研发漫长的历程,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型号的变迁,只有“华龙一号”真正得到开工建设。大家如果有机会,欢迎大家去核电站看看。这张照片是我们“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的核电厂,进入秋季,草滩金黄,那么白鹭在草滩上嬉戏,远处是我们在建设过程当中的“华龙一号”,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美?
核工业本来就是一个沉甸甸的行业,从它诞生的那时起就跟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我们的老一辈核工业人,他们通过他们的奉献诠释出了“两弹一星”的精神和核工业的精神。建设核电强国是我们每一个核工业人的愿望,我们华龙的团队还会继续地努力,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华龙技术,让我们中国的自主的核电技术引领未来核能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创办于2012年。每期节目由一位知名人士讲述自己的故事,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节目每期有六位来自全国各届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千名青年学子,百回思想交锋,聆听思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