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言:我在海外修文物
豆芽小屋 DouyaHouse.Net 2020-11-30 00:33:08 [打印[我要评论] [我要纠错] [返回上页] [关闭本页]


视频来源:央视网(CCTV.com)

许言:我在海外修文物

开讲啦(2020年10月10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许言(视频)

视频来源:央视网 (视频播放) 

音频来源:云听 (音频下载) 

相关图文:花17分钟听这场演讲,弥补一个知识空白  

相关图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我在海外修文物 

相关图文:面对树洞,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 

相关图文:因为这项工作,他们获得柬埔寨骑士勋章! 

相关专题:开讲啦 (官网视频集)|(音频集) [CCTV1直播] 

关键词:CCTV,开讲啦,撒贝宁,青年,电视,公开课,思想,声音,讲堂

 

CCTV开讲啦

 

如果你是一个《开讲啦》的忠实观众,那你肯定知道《开讲啦》之前做了很多期考古文博等方面的话题,比如南海一号、三星堆、良渚等等。本周这期节目跟之前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都算文博系统,不同的是之前的方向都是文物考古,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文物修复,他就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修复项目负责人——许言。他将与大家分享在海外修文物的故事。

 

CCTV开讲啦

 

上千散落石块 “拼回”吴哥千年古寺

上世纪九十年代许言就开始到海外修文物,二十多年来修复了很多世界遗产,如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尼泊尔的九层神庙、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等。其中,在柬埔寨吴哥古迹的修复,让他印象最为深刻。从周萨神庙到茶胶寺,再到最近刚刚接手的王宫遗址,中国文物修复队用自己的技术留住这里的文明印记。

1992年吴哥古迹被列为濒危遗产,1993年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召开了挽救吴哥古迹的国际会议。从此,中国和另外三十多个国家加入了保护吴哥古迹这一世界遗产的队伍中,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中国队”的工作,一点都不过分。面对成千上万块散落的巨石,要将其重新“黏合”成一千多年前的样子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无数个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的夜晚,无数个指挥施工、现场测绘的白天,无数次的标号,无数遍的检测,才让古迹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CCTV开讲啦

 

修复理念的碰撞 你想拄拐还是想截肢?

吴哥保护修复项目是一个多维度的“竞技场”,不仅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展示中国先进文保理念、方法和技术的舞台。在柬埔寨修复这二十多年间,发生了很多让许言难忘的故事,特别是在跟其他国家的修复队交流时偶尔还会产生理念上的分歧。

许言在演讲中讲到了一件在修复茶胶寺山花的故事,在修复山花时常用的手法就是用锚杆把石头串起来,但是许言带领的中国团队没有用这种穿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柬埔寨是高温湿热的天气金属容易膨胀和老化,这势必对石头构件造成伤害,于是就采取了可逆的加固方式。很简单,就是用拉杆固定,起到防护的作用。

但这种简单的方法却遭到了很多国际专家的质疑,于是,许言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假如一个人是腿出毛病了,医生建议拄拐,等到医疗发达之后再针对性治疗,但是病人觉得拄拐不好看,想把它锯掉安上假肢。换做是你,你是想拄拐还是想截肢?一个简单的比喻让这些外国专家哑口无言。中国队的这种“最小干预”和“可逆”的修复方式越来越受到当地人的认可,修好的古迹不仅带动了更大的旅游市场,也帮助当地人找回了精神寄托。

 

CCTV开讲啦

 

中国也有文物 为何跑到海外修文物?

在节目的一开场主持人撒贝宁就问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中国这么多文物修都修不过来,去海外修文物的意义是什么。这看似尖锐的问题,开篇就给嘉宾当头一棒,但嘉宾不假思索地回答到,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是每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修中国的文物和国外的文物,从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角度来说没有先后排序。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不同的国家尽管可能文物不一样,但是这背后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有过。

早在元朝时期,中国使者周达观就来到吴哥王朝,并在《真腊风土记》中描述了昔日的吴哥盛况。如今,中国人再次来到这里,用现代科技、中国智慧和传统工艺对其进行研究、保护与修复。许言认为文物保护工作是用人生几十年的短暂岁月去接触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技术和文化,我们不仅是在修复文物,更是在接续被打断的历史和文明脉络,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驱动文明前行。

自从《开讲啦》云录制以来,我们连线了全国各地的小伙伴,在这期节目中,不仅有中国的小伙伴,还首次有来自柬埔寨和尼泊尔的青年加入,他们会带来怎样精彩的互动?

 

CCTV开讲啦

 

演讲题目:我在海外修文物

演讲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许言

 

吴哥保护行动是怎样开始的?

今天要说的主题是吴哥古迹。我不知道观众们去过没去过吴哥,整个吴哥遗址公园占地是四百平方公里,它的核心区就是所谓的大吴哥城,整个的面积是十平方公里,它的城圈的周长是十二公里长。吴哥城曾经是高棉王朝的皇家中心,这片吴哥古迹讲述着高棉王朝9世纪到15世纪的文明发展。但是因为战乱,在这个15世纪都城外迁,吴哥被遗弃了。在被世人知道之前,吴哥是隐藏在东南亚丛林深处的。一直到1861年,被一位法国的昆虫学家在一次意外的探险中发现。它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全部建筑用砂石砌筑,这个石块之间没有灰浆或其他的黏合剂,面是全部靠的是这个石块形状的规整自然咬合,还有它本身的重量使它结合在一起。而它的艺术精华,除了在它的建筑本身之外,还在于它的浮雕石刻,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深地震撼和感染了。吴哥古迹在随着年代久远和风雨侵蚀,很多都坍塌了,衰败了。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文化传承来讲,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好它。

1992年吴哥古迹被列为濒危遗产以后,1993年由柬埔寨政府和教科文组织共同在东京召集了一个国际会议,就是挽救吴哥古迹。中国政府作为参加国参加了吴哥的保护行动,1995年组成了这个工作组到吴哥进行先期的选点和考察。一开始选点的时候,那时候吴哥地区那些雷还没有排干净,还都是当兵的背着枪跟着,完了就告诉你这儿不要走,有可能有地雷还需要排。所以那个时候还是说比较艰苦。

 

散落的四千多块石头拼回周萨神庙

在1995年也是选定了周萨神庙。周萨神庙的话它的位置是位于吴哥城东门外,东门叫胜利门,距离胜利门大概有一公里半左右的距离。周萨神庙的话,它是建于11世纪到12世纪,应该说在整个的吴哥古迹的建造的过程当中,它是属于早期的建筑群,无论是建造艺术,还是雕刻的艺术都非常精湛。周萨神庙的话,它整个的围墙内的占地面积是一千六百五十平方米,在这个里边有九个单体建筑。当时我们第一次到周萨神庙去的时候,周萨神庙处于基本完全塌毁的一种状态,只有它的西门还是完好的,其他的八个单体建筑基本上都已经坍塌了。

在我们承担的这个任务以后,是1998年我们派出了第一个工作组进行现场的勘察。经过勘察以后的话,应该说周萨神庙八个已经损毁了的建筑应该说基本的构件还都在,而且还是很完好的。在这个前提下最终确定就是把它修复起来。修复起来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当时的工作技术条件是很有限的,不像现在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说三维激光扫描等等,那个时候最先进的测绘手段就是近景摄影测量,它解决立面的测绘非常好,但是对于一个散落的平面的东西,近景摄影测量的话就很难做到了。所以只能大部分靠手工测绘和现场的拼对。

周萨神庙散落了四千多块石头,把它拼对,归回到原位,就好像拼图一样,你得先把这个建筑大体什么样,你得琢磨出来,它分几层?比如说根据墙厚,砌筑方式和这个石头的材质,大体就能分出来。分类以后再找它哪块跟哪块去对,就像我们小孩玩拼图一样,你比如这个藏经楼,它的规律是这个墙缝都一样。凡是见白的都是找不着的,这些带风化痕的全是原来的,所以这个拼起来是一个挺麻烦的一个事。

周萨神庙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整个周萨神庙的维修得到了国际专家和柬埔寨政府的认同,而且我们周萨神庙的工作队的主要工作人员获得了柬埔寨王国政府颁发的骑士勋章,而且也是我们老一辈的文物工作者给我们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文物修复工作者首先要对文物抱有尊重和敬畏

从2008年以后,步入了吴哥的二期——茶胶寺。茶胶寺它也是位于大吴哥城的胜利门外,距周萨神庙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它是一个高台建筑,它到它的主塔最高点是四十三点三米,它的基台到地面高度是二十二米。这么宏伟的建筑在当时应该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事儿。但是茶胶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未完成建筑,文字记载上记载它是由于雷击导致了山火,后来当时就废弃了,建了一半就没建。这个佐证在哪儿呢?就在它的东侧的雕刻是有的,另外那三面的雕刻完全都没有雕。

茶胶寺的维修的话,真正我理解它最值得保存保留的是它的建造艺术,特别是它上边这五个塔,比如说四个角塔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它四个角塔的构件的组合都是不一样,比如前面的山花,可能那边的山花是四块,有可能这边的山花是三块,它完全是根据石头的原形打制的。我们总体所用的方法就是可逆的排险加固方式,来确保茶胶寺没有险情,但是最大限度地把它当时未完成的这些信息和当时建造的这种方式和传统方法把它保存下来。大家看到灰颜色的这个钢框,并不完全吃力,如果要靠它吃力就有问题了。但是作为安全防护来说,我们用钢框量体裁衣的方式,就是每一个钢框都是单独设计,单独切割,在现场来制作的,没有对石构件造成伤害,但是它起到的作用是防护的作用。这个做法和理念也就是所谓现在大家老说真实性和完整性。

另外一个茶胶寺有藏经楼,藏经楼的话它有山花,山花在以往的维修过程当中就是打洞,打锚杆。就把石头把它串起来,把这山花再给立回去。但是我们在这次维修当中,没有用这种穿的方式,因为我们认为锚杆打了以后把这石头穿上了,锚杆是要有老化期的,再加上吴哥那个地方,尤其是到了雨季的时候,它是高湿高热,太阳暴晒,一场大雨下来马上就给浇了,浇完以后跟着太阳又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它的金属膨胀和老化的速度会很快,势必对它的构件会造成伤害。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采取了可逆的加固方式。就是大家照片上看到的这个拉杆,这个拉杆实际上它起的作用也是防护的作用。就好比说咱们一个人,说你看你往前倾,我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倒不了,但是我再往前倾,这时候用一个小拇指你稍微带一点劲,在这临界状态的时候,吃劲是很小的,但是倒不了。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用了这种可逆的工作方式。但是这种工作方式的话和这种方法,一些国际专家包括柬方的专家,在一开始应该说认识不一样。有些专家就说了,说你弄的这拉杆不好看,还是拿锚杆给穿上。我说咱就说一个比喻,说你今天这条腿出毛病了,风湿或什么,说不好了,说你肯定得拄一拐,说你拄着这拐一拐一拐的是不好看,但是将来有更好的办法就能把你这条腿治好。说您就为了好看把您这腿只有一办法,锯了安一假腿,你说哪个上算?我说像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说现在的话是不好看,两根杆嘛,但是我保下来的是这个构件没有受伤害,你权衡嘛。所以这个过程,后来他们也接受了。当时他们同一个欧洲的专家组,有一位先生就是非常反对这种做法,完了他就跟另外一位新来的一位同国籍的保护专家聊这件事,到茶胶寺去指着拉杆说,你看这中国队弄的这个,完了新来的那位专家就说了,说到这个你别说了,说中国人的这个叫保护,那打了锚杆的那个实际上构件就给破坏了。

所以在茶胶寺的维修的过程当中,应该说就是一个工程的尺度把握,一旦你的判断和技术措施不得当的话,对它是一个大的伤害。后人再修文物的时候人家会骂我们,说你当年修的时候怎么给修成这样?所以做这个事的工作者首先一个要对文物有一个尊重和一个敬畏。

 

到退休的时候,我认为我还是一个新兵

继茶胶寺维修以后的话,茶胶寺的维修是2018年结束的,2019年我们院的国际合作中心又承接了吴哥的三期,就是王宫遗址。王宫遗址它的位置是处于大吴哥城的中心位置,如果说你把这大吴哥城比喻成故宫的话,它就相当于是那太和殿,所以它是最核心的。王宫遗址的话标志着吴哥工作二十五年里边我们进步的历程,同时也标志着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柬方的认同,我们由大吴哥城的外边,胜利门外边,走到了吴哥的核心,就是王宫遗址。从干文物这行的人来说,接了这项任务非常兴奋,因为干文物这行的人有一个特点,接到了一个你认为非常棒的东西,而且具挑战性的东西,他会上瘾。王宫遗址修复的话,它是从2019年11月份正式开工到2030年,它涵盖了有地面建筑的维修。另外一个它还涉及到考古发掘,因为王宫遗址的话,整体来说,法国工作队在这儿已经工作了近一百年了,现在法国队还在里边局部搞发掘。所以我们把我们院最优秀的考古力量调过来参与这个项目。因为法国队在那儿工作了近百年了,人家工作了近百年,人家有人家的结论。如果咱们的考古发掘怎么能够说更准确,能够给日后的维修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依据,这个给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了这个工程要到2030年才能完,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大家听着很漫长,说到2030年,十年啊,可是作为文物保护的过程十年不是很长,因为你要把一个重要的文物把它搞明白搞懂,需要慎重,更多的需要去研究它。将来大家有可能去的话,修好了空中宫殿,站在空中宫殿的东侧这门,你往下面看,看到的是一个遗址,展示的一个花园。所以这个也是有待下一步,不断地去尝试和探索。

我们在海外修文物,所修的对象全部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世界遗产有1121处,文化遗产只有869处,如果在这869处里边,全世界的其中之一里边的某一部分交给你修,更重要的是压力和责任。所以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干这行虽然干了三十五年了,但是我可能到退休的时候,我自己认为我还是一个新兵,因为我每遇到一个案例,都需要用全新的认识。因为一个人的工作经历最多最多几十年,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去解读几千年的历史,我觉得那除了是神仙恐怕谁都做不到。所以我觉得作为文物维修工作者,做这项工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文物来说要抱一个尊重和一个敬畏。

 

CCTV开讲啦

 

CCTV开讲啦

 

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创办于2012年。每期节目由一位知名人士讲述自己的故事,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节目每期有六位来自全国各届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千名青年学子,百回思想交锋,聆听思想的声音!

 

CCTV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