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开讲啦(2020年8月29日)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教育学家 朱永新(视频)
相关图文:今晚听开讲|教育学家朱永新: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关键
相关图文:从未理赔过的“成功保险公司”!很多人按他说的做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相关专题:开讲啦 (官网视频集)|(音频集) [CCTV1直播]
关键词:CCTV,开讲啦,撒贝宁,青年,电视,公开课,思想,声音,讲堂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疫情下,线上授课已经成为学生和老师们的常态。立足“后疫情时代”回望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从中收获到的经验与启示已经给未来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教育学家朱永新分享他的教育理念,探讨未来教育将走向何方。朱永新教授深耕教育领域近40年,他结合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理论和此次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经验,探索“后疫情时代”教育的变化,寻找未来教育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讲台,一位老师,一群学生进行网络直播问答,随着朱永新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本期节目俨然成了一个“大型网课现场”。根据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数据,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已经达到了20.73亿。网课已然成为疫情下的新常态,从今年2月份开始,朱永新教授也开始了线上授课,成为了一位网课教师。
结合此前的教育理念与此次亲身给学生、老师上网课的教育实践,朱永新教授对“后疫情时代”教育的变化有了新的观点。他认为互联网教育对教师的网络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而更难的是,互联网教育迫使老师去寻找与学生对话的路径,进行更深入的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对于学生而言,互联网教育也不断在考验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朱永新教授还特别点出,居家隔离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做好这三件事: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次疫情带来教育模式的改变,也为国家建立更好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
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人,也是我们印象中“接地气”的代表。今年受疫情影响,也有大学生加入了快递、外卖行业。对待这一现象,朱永新教授认为“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在特殊时期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活,然后要清楚自己要往哪儿去,设定目标,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梦想”,并且强调“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是最重要的”。
本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一位“大有来头”的快递小哥。在去年浙江省举办的邮政职业技能竞赛中,他一举夺魁。今年五月,他获评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享有首套房减免一百万补贴等多项优待。快递小哥的亲身经历印证了那句老话“行行出状元”,也引发对于教育目的的思考。
对于今年的高考考生而言,疫情给他们带来的挑战简直可以用“难上加难”来形容。线上复习迎战、延迟的高考时间、失去老师面对面指导的机会……这些困难都是对每一位高考考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能力的极大考验。那么结束高考后,考生又该做什么呢?高考并不是一切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朱永新教授说,结束高考的学生们要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准备,并且考虑自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趣和特长,把高中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幸福,这是朱永新教授一直强调的教育理念。“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关键”,朱教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被差评、截表情包,网课老师每天都有什么新烦恼?不送孩子补课,他会不会跟不上同班同学?孩子天天打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办?
互联网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大家都知道教育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焦点,也是很多家庭的难点和痛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应该说更是让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谁都没有想到,校园突然就关闭了,孩子们回到家里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被迫进行了一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的教育实验。根据国家中小学的网络云平台的统计,我们有二十亿的点击量,到五月初的时候。那么大学的课程,大概有一百零三万教师开设了一百零七万门的课程,那么选修的学生也超过了一千七百万人。也就是说整个互联网教和学已经成为疫情以来的教育的一个基本的景观。未来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互联网教育,或者说我们的整个的教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教师应该如何适应互联网教育?
首先是教师,因为我们知道教师是教育的最重要的要素。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谁就决定孩子的命运。那么在这一次互联网的教育实验中,应该说我们有很多很感人的故事。他们用心地在学习,学习怎么做课件,学习怎么上网课。但是我们知道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缺乏互联网整个教育的经验,很多就是把线下的课搬到了线上,班上三十个孩子还是三十个孩子,在课堂上讲的这样的内容在网上也是讲的这样的内容;再比如说有些老师上网课,他连话筒都没打开,讲了一堂课,根本学生听不见是吧。有的老师一边在讲课,一边家里的人来叫他吃饭,叫他干吗是吧,等等等等。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在“后疫情时代”,对教师的素养会有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一次互联网教育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教师找不到跟学生对话的路径,找不到去关注学生的心灵的一些方法。因为过去在一个教室里,他在上课,他可以拍拍学生的肩,他可以跟学生对话。现在不一样,现在纯粹是通过网络的话,教师跟学生之间隔着一张网。那么所以在未来的情况下,教师怎么样懂得在互联网时期,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灵?举个例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八一班,它的班主任老师在这次疫情中,她就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她让全班的同学通过互联网来一起共读一本书。她办了一个“一班飞驰的少年们”的微信公众号,让孩子们跟老师通过这个来进行亲密的交流。所以说未来我觉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心灵的建设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能力?
第二关于学生。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是离不开孩子们的。那么这一次互联网,我觉得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看到,孩子们是通过互联网是可以学习的,而且是可以学得不错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包括刚才讲的躺着上课,还有一些根本就没有上课。有些孩子就用照片放在那儿,他去打游戏了,他去做其他事了,有些孩子故意把视频给关了,然后告诉老师“我电脑坏了”。
我觉得一个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把整块的时间交给你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前不久我跟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个交流,我觉得他就是一个非常善于自我规划管理的。他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就开始自我规划,就立下了一个志向:我一定要考耶鲁大学。然后果然,他成为他所在的这个城市第一个考上耶鲁大学的中学生。然后他上了耶鲁大学以后,再进行自我规划,我大学毕业以后做什么。他就给自己规划,要到一个著名的管理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说他做出规划,要到哈佛去再读书。所以他每一步,都是在自己的规划中去实现的、去成长的。
那么你有了规划,有了人生的目标,有了理想,那么下一步要怎么做呢?自我控制。所以这一次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效果不好?他控制不了自己,他受各种各样的诱惑。一会电视出现好东西,他就看电视了;一会想起来要玩游戏,他就玩游戏了;一会想到什么……他没有办法去控制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非常重要。
第三我觉得也特别重要的就是社会交往的能力。前不久大家可能关注到一个很感人的故事,那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自65班”的学生们的故事。这个班今年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奇迹,二十六个人的一个班级,一个人选择了出国留学,其他的二十五个人全部获得了免试保送研究生的资格。这在清华历史上,估计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这个班在整个自动化系所有的成绩都是第一名,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科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他们参加了国际的无人机大赛,他们参加了无偿献血的活动,他们参加了集体支教的活动……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创办了“学科带头人”的模式,也就是他们学的所有的科目,每个科目都选举一个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带着全班的同学一起学习,相互帮助,每天晚上他们进行交流,每个寝室还配备了白板。所以他们这样一种团队合作、集体攻关的这样一种模式,帮助他们赢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其实未来社会是一个非常需要高度的团队合作能力,那么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依然像这样,还是以网络生态为主,我们怎么样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清华大学的“自65班”们,他们找到了一种一起沟通的方法。那么其实在国外的网络学校里面,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比如他们组织以专题性的俱乐部等等来进行。
应该如何推动国家的教育公平和个性化的建设?
我们知道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他的教育梦想,那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其实是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帮助所有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接受到好的教育。那么因材施教是帮助每个人更好地成为他自己,根据每个人的个性来进行教学。那么人类这两千多年来一直在围绕着这样的一个教育梦想在探索,在前行。但是我觉得互联网是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的这样一个梦想。
那么这一次互联网教育期间,我们注意到因为我们事先准备不足,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学的网络云平台课程资源还是相当有限,而且大部分还是从线下搬到的线上。国家应该建立最好的教育资源平台来整合我们国家乃至于全世界的教育资源,把整个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得像我们的购物网站一样,你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学到你任何想学的知识。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孩子,无论你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教育资源。我觉得这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因为我得到的教育资源是一样的。
那么它不仅解决公平,同时解决了个性化。现在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在学校,都是我们规定的课程,你只能学这个。那么如果说互联网的整个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化,我需要艺术的,我可以选艺术的课程;我需要体育的,我可以选体育的课程;我需要生物的,选生物的课程……就是说完全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更加个性化的东西。那么这样一来,就是整个互联网平台来说,就是整个国家的教育“新基建”,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应该努力去推动的。
第二我觉得就是阅读,尤其是推动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和农村孩子的阅读。前两年我走了一两百所乡村学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发现:越是农村的学校,越是边远地区的孩子,他们越是得不到好书。所以去年我专门在全国政协提出要建立一个农村中小学学校的“精神正餐”工程。因为在此之前有“营养午餐”工程,就解决中午吃饭的问题,那么应该说这个工程做得非常好,基本上我看到的所有的乡村学校孩子们吃饭的问题都解决得不错。如果读书的问题也能像吃饭的问题这么去解决,我相信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了。当农村的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都可以读到最好的书,大家在精神起跑线上站在同一个起点了。同时更重要的是,如果图书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每个孩子从图书中发现自我,从图书中去寻找自我,那么他会产生不同的人生理想,会产生不同的兴趣和发展,去点燃他自己。所以我觉得如果把这两件工程推动起来,能够推动国家的教育公平和个性化的建设。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疫情期间最让我意外的是家庭教育。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我以为在疫情期间,爸爸妈妈,甚至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了。整天在一块儿,应该家庭教育更加欢声笑语,应该更加有更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一些家庭很好,就像我说的那样效果,但是也有相当相当多的家庭,关系更紧张了。那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其实跟父母们的焦虑有很大的关系,人为地给自己添加了很多的压力,不断地用邻居家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孩子,把分数、把成绩当作唯一的最重要的标准。很多父母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托在孩子身上,你来帮我实现理想,我没考上北大,你一定得考上北大。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的确造成了孩子们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理想。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其实是三件事情最重要。第一件就是陪伴,高质量的陪伴;第二是阅读,高质量的亲子共读;第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一个人的形成,其实跟阅读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阅读的问题,在整个家庭中,其实是很值得研究很值得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那么陪伴同样是很重要。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不是在一起就是高质量的陪伴。我记得在2012年有一个父亲,山东的一位父亲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他在当地是一个知名的企业家,基本上每天都去谈生意、喝酒,喝完酒回家。所以每天他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觉了。每天早晨孩子上学的时候,他在睡觉。所以跟孩子基本上是不打照面的,被称之为叫“影子父亲”。但是我们的老师说不行,教育不仅仅是妈妈的事,爸爸一定要参与家庭教育,不能缺位。那么就要求爸爸要跟女儿亲子共读,所以我们老师专门开出了父亲跟孩子共读书的书单。没办法,因为老师要做,女儿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所以他跟女儿就一起读书。才读了一个月,他就发现这个读书比喝酒有意思得多,跟孩子这样子读了五年,读了一百多本书。他说这是我人生最开心的五年,跟女儿之间就有话说了,有了很多共同语言。所以这样一种亲密的亲子之间的互动,建立起一个高质量的陪伴,其实是家庭的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那么现在疫情的关系,可能没办法我们一起远足,但是完全可以在家庭里面,包括一起做实验、一起探索、一起研究问题等等,总而言之,他可以度过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时光。
最后就是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一生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很多父母亲往往只是不断地管教孩子,他没有知道让孩子自己去管教自己。很多人经常问我,他说朱老师你工作那么忙,你还有时间读那么多的书,写那么多的文章,有什么这个办法?我说其实很简单,我说就是我的一个习惯,早起的习惯。我每天早晨大概五点多钟起床,开始工作、开始读书、开始写作,到八点上班的话,差不多将近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个对我来说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父亲的礼物》。我父亲是个小学教师,他当时在学校每天早晨上学之前,他把我叫起来,五点钟叫起来,开始写毛笔字。结果我说我字没写好,但是早起的生物钟形成了。当时我还很抱怨父亲,小时候看那个《半夜鸡叫》,你就是那个周扒皮,每天早上把我从床上拎起来,是吧,我说你多残忍。但是现在我想想看,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你想想我每天比别人要多两个小时,一生我要多多少时间?所以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怎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他说,教育其实就是一件事,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习惯其实就是达到了不教之教的这样一个目的。所以我觉得父母亲把这三件事情做好了,整个的家庭教育的根基就做牢了。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到幸福。
但是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事,就是一个教育理念。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幸福。很多父母亲都以为我做的这一切,不就是为了你幸福吗?你现在苦一点累一点,不就是为了未来的幸福吗?其实我一直认为童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童年的长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高度。童年他能不能享受学习,能不能享受他和别人的交往,能不能享受他探索世界的这样一种好奇心,其实是非常关键的。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关键。前两天我也看到一篇文章,我很感动。两个海归,全是常春藤大学的博士生,高智商的人,结果他们的孩子是个学习很不好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很不能接受,我们两个这么高智商,我们完全按照教育的规律在培养孩子,这个学习成绩就是上不来,着急呀。但是后来他想通了,因为如果你用学霸的标准去看他,他就是个学渣;但是你要用个人的标准去看他,他是个好孩子,这孩子很善良,非常乐于助人。这个孩子很喜欢做菜,十岁的孩子能做一桌好菜。他觉得他能够享受他的人生,以后就做个好的厨师,为什么不行呢,对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们的教育,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都要记住这一点: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们教育应该做的事,这也是我想整个的疫情,这样一场大规模的互联网教育实验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启示。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疫情,逐步地建立起这样一个自觉的意识,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帮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更强盛的国家!
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创办于2012年。每期节目由一位知名人士讲述自己的故事,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节目每期有六位来自全国各届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千名青年学子,百回思想交锋,聆听思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