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杰:守护生命是件幸福的事儿
开讲啦(2020年8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生殖医学专家 乔杰(视频)
相关图文:这场演讲是否可以让你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相关图文:今晚听开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守护生命是件幸福的事儿
相关图文:一面之缘,十分文雅,大家叫她乔阿姨
相关专题:开讲啦 (官网视频集)|(音频集) [CCTV1直播]
关键词:CCTV,开讲啦,撒贝宁,青年,电视,公开课,思想,声音,讲堂
8月19日是第3个“中国医师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生殖医学领域的专家,三十多年来,从见证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到带领团队研发辅助生殖技术,她一直在生命起源处守护生命。乔杰院长与我们分享她在武汉“抗疫”66天的经历,探讨医学如何让每一个生命更有尊严地活着。
2020年年初的武汉,留下了一位又一位医疗英雄日夜不停奋战的剪影。而再伟大的英雄其实也会有“柴米油盐”的烦恼。本期《开讲啦》就为我们展现了乔院士以及医疗战士们私下可爱的一面,揭开了英雄们退下手术台之后的样子。
由于事态紧急、任务不断,医疗战士们都没有时间修剪自己的头发。为了防止医疗战士们长时间在防护服内出汗、感染,乔杰院长操起平时用来剪线的剪子,“院士理发店”就落地开张啦!医疗战士们对“院士理发店”的评价也是非常高,连连称赞“乔妈妈”剪的发型真不错!回忆起这些,乔院长说,在那个大家都精神紧绷的状态下,“一些看似很小的举动和细节,对于一线的战士来讲,都是莫大的安慰”,因为这让他们“感受到了鼓励与温暖,让他们知道我跟他们在一起”。
提到生殖医学,大家首先想到的会不会还是妇产科呢?其实两者研究的领域有很大不同。生殖医学主要关注的是生殖障碍方面的疾病,从基因层面在胚胎阶段进行对生命的探索。
如何让各类不孕症患者怀上健康的孩子是生殖医学一直以来攻克的问题。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母亲的产科医生,乔院长见证了生殖医学技术一步步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已达世界一流水平。随着体外培育胚胎技术的逐渐成熟,在胚胎阶段阻断遗传病就成了生殖医学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据乔院长介绍,生殖医学能够通过遗传学筛选的方法,把有致病基因的胚胎挑出去,将完全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移植回妈妈的子宫里边去,这样就能生育出一个健康的宝宝。“让一个家庭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其实是对生命特别重要的尊重。”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地活着,是生殖医学对社会做出的承诺。
在武汉66天的坚守,乔杰院长与她的团队实现了这样的奇迹:在武汉,没有一例孕产妇因为新冠肺炎而死亡。在这段时间里,乔杰院长又刷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认识。她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对生命更加尊重与敬畏。“我们决不能浪费每一次危机”,乔杰院长说,“危机过后留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或许是危机当中能够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回顾从医的经历,乔院长感慨道:“能够从事医学事业、守护生命是件挺幸福的事儿”。这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幸福,更是被守护的所有人的幸福。疫情期间网友们“云守护”的小石榴一家也作为青年代表被请到了现场。经历了这场疫情,小石榴在镜头前无忧无虑地笑着,一家人的脸上流露出踏实的幸福感。危机动荡的时刻,医护人员永远都在守护人们真正幸福的底线:无忧、无虑、没病、没灾。
亲历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她为何说紧张大过激动?操刀给队员剪头发的乔院长还有什么隐藏技能?到底什么样的运动让主持人大喊“不行”?准爸爸们想不想进行分娩疼痛等级体验?
能够从事医学事业,能够参与对于生命的守护,是一件挺幸福的事儿。
前一段时间高考报志愿,有些家长和同学们就会问我说,觉得医学能够救命,特别有意义。但是要读那么多大部头的书,要去背,要克服学习人体解剖学过程中对组织器官的认识的恐惧。还有住院医师要值夜班,24小时去面对可能生命的抢救的这样一些挑战,确实这样一些过程是挑战,也是一个比较辛苦,也是有风险的事儿。但是能够从事医学事业,能够参与对于生命的守护,应该说是一件非常伟大,也是挺幸福的事儿。
一对新冠肺炎患者老夫妻如何康复出院成为模范?
这一次我们在武汉,面对新冠病毒感染这样一个新的未知的有传染性的这样一个疾病的时候,我们医学技术发展的力量,学习先进技术的能力的提升,能使得我们在应对这种疫情的时候,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我们医疗队在初二的时候到达武汉,然后迅速地在扩建危重症的病房,组织人力。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开辟了最新的这样一个50张床位单元的危重症救治的病房,我们有一对老夫妻,老先生77岁了,这位老先生就是在2月10号进入到我们病房的,到我们关病房的时候,4月4号他出院整整和我们一起待了54天。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不仅仅是氧分压很低,同时有糖尿病,有高血压,还有高尿酸血症等等,几次在死亡线上。经过了我们多学科的协作,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使这样一位老人家能够从死亡线上回来。在这个过程中,还有特别有意义的就是我们医学人文的支撑,因为他的老伴实际上自己也得了新冠肺炎,也住在同样的病房,我们通过调整让老伴跟老先生住在一起,这样一个人性化的病房。尽管我们的病房其实病人比较多,我们其他的病人也非常的友善,这样就使得两位老人能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最后两位老人家是成了我们出院健康康复的一对模范夫妻,也相约在钻石婚的时候,我们再去给他们庆祝。这个其实就是医学技术综合发展的力量和我们医学人文温暖的力量。
“金”眼科、“银”外科、又苦又累妇产科?
医学5000年的发展,从神农尝百草的古代医学到希波克拉底的近代医学,列文·虎克发现细菌,雷奈克发明了听诊器,包括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屠呦呦老师发明的青蒿素,包括我们对于新冠病毒更多的一个认识。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医学一步一步地去发展,我们去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医学的技术手段,逐渐地能够去更多地治病、救命,守护我们的大健康。
我自己是一个妇产科医生,当时很多人问我说:“你为什么选择妇产科?”因为经常会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苦又累的是妇产科。妇产科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我到了妇产科以后,为什么跟生殖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幸运地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妈妈的产科医生。
刚进到病房就被领到张丽珠教授的面前,要我去管不孕症的患者。我们中国有一个俗语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确实这个对病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时张丽珠教授就克服了很多的困难,从宏观上解决患者病痛的同时,从微观上在体外使这样的受精卵细胞能够在体外受精,然后诞生一个新的生命再放回妈妈的体内。那么这个就叫做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我幸运地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妈妈的产科医生。那个时候其实还不知道试管婴儿这个技术到底怎么样,因为世界的第一例1978年才诞生,那个时候成功率非常低。这个孩子是不是健康,非常地担心。我每天作为产科医生要定期的查房,每天去听胎心,当时其实非常的忐忑。同时不孕症的孕产妇经常年龄偏大,容易有高血压、糖尿病,也同样处于这样的风险之中,所以作为产科医生当时是又紧张又兴奋,要守护好她的健康。所以当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在1988年3月10号诞生的时候,我们都非常地激动,也非常地紧张,就看这个孩子是不是正常的。然后她出生正常了,其实我们还是担心,所以一直监测着她的成长发育。实际上在她出生的时候我印象还特别深,她的家是在甘肃的一个小的这个山村,然后他们到达火车站的时候,火车站上有很多人在等着。记者就问等着的一个老大爷说:“你在等什么”,这老大爷就说:“我在看看试管里怎么能长出这么大的孩子来。”所以那个时候其实不管是医学界还是社会,都不是特别知道体外受精培养出来的这个孩子是不是真正的能够正常。现在已经有超过八百万的试管婴儿在世界上诞生了,我们国家也成为了世界上能够实施这个辅助生殖技术的最大量的一个国家。
如何在胚胎阶段把遗传病阻断?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就从原来的这样一个对整体组织器官的治疗到了一个细胞。特别是能够到DNA、到单碱基对的变化,让我们对人类有更多的了解。不仅仅是在细胞的水平上,在染色体——我们遗传基因的二十三对染色体的基础上。因为遗传病不仅仅有这个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那么还有单基因遗传病,那么还有像线粒体遗传病等等。比如说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可能朋友们都听说的就是马凡综合征。像美国的排球运动员海曼,还有我们四川队的排球运动员朱刚,都发生过这样的猝死的现象,他们的生命就瞬间逝去了。主要就是他们携带这个马凡综合征的致病的基因,他们的特点就是手脚都大然后身材高,四肢也是比较长,所以在运动员里发生率比较高。那么它本身的这个携带率在人群当中也是比较高的,很多可能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发病,让家庭遭受很沉重的打击。我们现在已经会比较常规的在孕产妇或者婚前检查的时候给大家做一下筛查,因为遗传病是一个占四分之一疾病种类的大影响的疾病,同时它又是一个严重的致死致残的疾病,大家想想咱们十四亿的人口,实际上这些罕见病都是不罕见的。所以我们能够从生命的起源,在胚胎阶段把这个遗传病阻断的话,就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工作。
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就去探索怎么能够不仅仅让不孕症的患者怀上孩子,还能够让各种各样的遗传病的一些患者,在她怀孕之前就能够把一些遗传病给它阻断了。我就从2000年开始就带着这个团队开始去尝试基础研究,但是在攻克这些难关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实际上我们对人类生殖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在植入前的胚胎上要做诊断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只能取很少的细胞,这个细胞从这个胚胎上取下来之后,还要争取对这个胚胎没有影响,然后把这个胚胎要冻回去,然后我们拿少量的细胞进行诊断。诊断出了结果以后,我们有遗传病携带的这样一个胚胎,或者可能发病的这样一个胚胎要被丢弃,然后争取移植一个正常的胚胎进去。所以这个就要求诊断的准确性非常强。所以从扩增的技术上,从测序以后分析的这个方法上,都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做了这样一系列的探索,对生命的认识就有了不断地这样一个拓展,这个是特别重要的事儿。
让一个家庭有一个健康的孩子,这其实是对生命特别重要的一个尊重。
还有像我们在比较早的时候,就通过这样一个技术能够帮助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遗传病的阻断,还能为已经患病的孩子进行一个治疗。比如说有一个叫Cockayne综合征,其实它是早老症中的一个。这样的病人他活一天大概就相当于我们活十天一样。所以他在三四岁的时候就会出现视力的下降、听力的下降,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停滞。然后就像一个老人家一样,可能会肝功能肾功能衰竭等等。他携带的ERCC6的这样一个基因就是一个DNA修复异常的基因。同样通过遗传学筛选的方法,我们能够把有致病基因的这样一个胚胎给它挑出去,把完全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这个胚胎移植回妈妈的子宫里边去,这样就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而用这个宝宝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我们给已经患病的姐姐治疗,现在这个姐姐已经度过了五六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八岁的成人了。而这个疾病平均生存只有十二岁在世界上。所以这个也是特别成功的一个,我们利用新的科技能够帮助有遗传病的家庭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同时还能够帮助已经存活的患儿进行治疗。
所以过去可能我们只能诊断染色体的遗传病从单细胞的水平,那么逐渐地我们就能够把染色体病和单基因病一块诊断,特别是把一些什么小片段,微重复、微缺失都能诊断出来,这样对于这些严重的致死致残的遗传病就能够有一个从根本上的转变。那么让这个家庭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所以这个其实是对生命特别重要的一个尊重。很多的遗传病不仅仅是社会的负担、家庭的负担,对这些遗传病患者本身来说是最大的痛苦。所以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
过去我经常被大家称为“生殖医学的看门人”,带着现在的大团队不断地去攻克难关。我们能解决的问题从几百种到上千种,但是遗传病的种类很多——七千多种,我们面临已知的七千多种还有很大的距离。那么实际上对生命的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确实人的生命非常的宝贵,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经过疫情,作为院长,我也是对我们医学人才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基本功要扎实,同时知识面要广,一定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的专科。既要有多学科协作的这样一个能力,同时呢还要对公共卫生,对预防医学有更好的一个基础知识的储备。然后去守护好我们的生活,去完成好我们的工作。
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创办于2012年。每期节目由一位知名人士讲述自己的故事,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节目每期有六位来自全国各届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千名青年学子,百回思想交锋,聆听思想的声音!